2023/6/24
2023/8/5 更新Magico M2聽感 (最後面)
最近因為朋友接連升級喇叭害得我心癢癢,雖然理性面覺得依照原本的計畫升級就好
但在感性面還是讓我找了幾對喇叭預約試聽了一下…
這篇的喇叭價位帶大概是70萬~100萬左右
當然現在階段只是聽聽,但是對於未來升級方向還是有一定參考性就是
另外Part 2在這邊
[心得] 高價喇叭試聽Part 2,Focal Sopra N3 / Focal Scala Utopia Evo / Stenheim 5SE @今韻音響
以下幾對都是歐美音響網誌推薦榜常客,比較偏現代化設計的喇叭
但國內外其實用戶心得都不多,每次看國外媒體寫得多好多棒,不如親身體驗一下到底有多厲害!
前面還是打個預防針,喇叭試聽變數太多,空間和前端都不一樣,其實無法正確評價一對喇叭
所以可以的話通常會請店家換一對不同的喇叭使用一樣的前端做對比,如果不能的話就聽聽看店家調整功力了
Borresen Z3
知名丹麥天才設計師Michael Borresen設計,該集團旗下有三個品牌 (最近好像又多一個Axxess)
每個品牌代表不同的產品線,Borresen是喇叭、Aavik是前端電子器材,最後Ansuz則是線材和配件
Borresen Z3是喇叭系列的中階產品 (這牌子中階就不便宜)
三音路四單體,特殊設計的鋁帶高音和4.5吋中音,兩顆8吋低音
Z3小小一支,在帳面數據上低頻下潛也只有到35Hz。但實際的低頻表現確實非常厲害,紮實、有力且飽滿
不說以為旁邊放了REL超低頻陣列啊… 能量感超強、很猛
原本以為音色會偏現代較為解析,但實際上算是偏中低音且厚實的風格,令人意外
招牌高音延伸也非常好,音場和層次感都很不錯。面對日語流行低頻狂噴但不會蓋過人聲的清晰度,實屬難得
比較可惜的地方是中音細緻度、凝聚和密度稍微沒那麼好,略顯粗糙和糊一些
特別是和後面聽的Raidho TD3.2比起來
不過TD3.2的低頻倒是比Z3弱上不少,比較有家裡的感覺XD
就這次聽的感覺,這支的低頻應該是會比其他喇叭突出一截,三頻沒那麼平衡
但也可能是特殊的聲學設計導致,也許需要特別貼牆擺反而會更正常? 我也不知道
總之若喜歡非常豐沛的低音,愛聽電音流行KPOP之類。但是喇叭又不想要很大一支的話Z3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知道他旗艦的0系列是不是一樣的風格就是
當然貴上不少Raidho TD3.2非常平衡、好聽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明明是同一個設計師設計的,風格也差太多
Perlisten S7t
Perlisten是一間新興的美國音響公司,於2016年創立非常新
這次試聽的旗艦落地喇叭S7t,四音路七單體。DPC-Array鈹高音配2顆小中音,四顆7吋低音
最大的賣點就是全系列通過THX Dominus 上帝之聲認證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超大的空間可以開很大聲且不失真,動態超級強這樣
說來有趣的,我一到現場老闆就先和我打預防針說
“Perlisten當兩聲道很強是和其他劇院喇叭相比,正常比不贏正規兩聲道喇叭的”
是有沒有那麼老實
但是我看Stereophile都寫是劃時代標竿,新世代科技的結晶,不會輸給正常兩聲道說
好吧,一開聲我大概就知道為何這麼說了
聽起來有夠像是開了啥杜比環繞音效之類的感覺,整體有種膨脹的浮凸感
簡單來說就是結像很大,高度很高,線條感很粗,聲音直白
對於聽習慣一般兩聲道的人,真的有點不適應
但是他的音場、包圍感超級好。閉上眼睛會覺得是有環繞喇叭的那種感覺,喇叭消失於空間之中
仔細去聽他的細節表現、每個樂器之間的分離度等也都是一流表現
會感覺樂團就散落在空間應有的位置,但彼此之間距離再稍微加大一點
低頻的部分不用說是強項,但比較缺乏一般兩聲道喇叭的Q彈感,鼓聲比較像槍聲這樣
當然只是比喻啦,實際上沒那麼誇張
另外其實低頻量感雖然比普通喇叭多,但其實Borresen Z3還更多,所以我覺得算是可以接受
最後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動態能力,大音量聽爆棚流行音樂、交響樂之類
大場面完全遊刃有餘,完全沒有緊繃感。後來換上另一個對比的兩聲道喇叭,同樣曲目直接炸裂不知道在聽啥
反過來說聽一般人聲為主的歌曲,兩聲道喇叭那個音樂感和細膩度就勝過很多啦…
最後預防針一下,之前在音響展聽過其實沒有那種過度膨脹的感覺,可能和試聽空間和搭配有關吧?
(當天試聽全套使用兩聲道的前端,非劇院系統)
YG Acoustics Vantage
這支價格和等級比前面的都高一點
YG Acoustics也來自美國,同樣也是新興的品牌,創立於2002
Vantage是旗艦系列第二小的喇叭,三音路三單體,軟絲球高音配上7.25吋中音和一個8.75吋低音
特色就是全金屬箱體,然後低頻的分頻點90Hz。基本上是把低音當作超低音在用,中音涵蓋的範圍比較大一點
這牌子和同樣來自美國的Maigco應該算是現代全金屬箱體的代表性廠商之一 (還有我後面試聽的瑞士Stenheim)
因為之前朋友一直說在音響展聽起來很雷,只能說比想像中好聽 (?)
聲音的解析度、密度非常的好。聲音飽滿有力,低頻拳拳到肉但是量感適中,收放快速自如
不會有什麼預想中的金屬味、刺激感或是很薄很硬很亮之類,聲音比想像中的還要溫柔不少
整體的分離度,空氣感,錄音中的各種細節感覺歷歷在目,結像清晰
讓你有種坐在第一排的感覺
動態也是相當凌厲,放普通的大編制輕鬆過關。然後放張惠妹意外很好聽XD
只有一點,可能因為試聽空間和距離關係,我覺得音場大小沒有到很大、喇叭消失的感覺沒有那麼強烈
不過這是可以靠調整改善的小問題。總之素質非常優秀,沒有特別短版
此外這對喇叭對於前端的反應相當靈敏
換句話說買了之後應該又要回到無限的升級迴圈之中了XD
其實到這邊我覺得好聽是好聽,但沒有讓我真的動心,可能是前端搭配比較平價的關係 (?)
(“相對平價”)
後來到了大房間聽了更高一階且全套頂級前端的YG Hailey,乾回不去了
真的相當震撼,那猶如海浪一般的管風琴低頻。馬勒2號突破天際的層次感… 真的不是普通系統可以做到的
但由於這套解析過好,還原能力太強,如果錄音本身不好說真的蠻明顯的
(不過我想這點大部分可能還是歸功於旁邊的dCS Vivaldi全套,看了看價錢還是回家洗洗睡吧QQ)
其實這樣聽下來,我個人覺得這品牌喇叭自己的味道其實不多,就是很忠實的把前端和錄音反映出來,考驗個人搭配功力和財力 (?)
然後回家一聽自己的系統覺得有夠糊的,哭阿!
(當然外型就是見仁見智,我覺得有點死板啦..)
Stenheim Alumine Three
最後的壓軸,來自瑞士的Stenheim
成立於2010年,主要創辦的工程師之前都是在Goldmund工作
雖然是一間新公司,但在技術力與對於音樂表現上的理解上是無庸置疑的厲害
和YG一樣是全金屬箱體,不過設計較為方正
在單體部分採用較為傳統的軟絲球高音和纖維紙盆單體,而非和箱體一樣採用硬質震膜
這次聽的是主力Alumine系列,系列分為2號(書架)、3號(中落地)和5號(大落地)三種,以及額外的進階SE版本
2023年慕尼黑音響展還發布了最新款的小落地2.5號,目前還沒正式上市
這次試聽的是3號。三音路四單體,軟絲球高音、5.25吋中音和兩顆8吋低音
試聽區域其實像是倉庫旁邊的一小塊空間而已,但是一開聲的第一印象是脫箱感非常好
對我來說,一個系統和空間是否有發揮到一定程度,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脫箱感
那種音樂一放就自然充滿空間、喇叭消失於眼前的感覺,只要聽過就能夠理解到兩聲道的神奇魅力
總之開聲就是喇叭消失,帶有飽滿能量感之餘卻又寬鬆
另一點是聽起來背景黑且沉穩
這對喇叭其實也比我現在的Sopra N2還要小,但是輕易的表現出大喇叭才有的沉穩、寬鬆與平衡,確實厲害!
在高頻方面雖然使用軟絲球高音,但是不管是延伸、厚度還是空氣感的表現都不會輸給金屬高音的表現
中頻密度高且厚實,我覺得可能更勝YG一些
低頻除了強勁拳拳到肉外、極低頻表現直接就像是加了超低音沒啥問題,此外細節和層次感表現也相當好
聽大提琴低音的彈性與紋理表現都屬上乘,又要說可能比YG Vantage還要令人印象深刻
唯一的缺點就是聽起來中高頻對我來說稍微偏亮和硬一點 (沒辦法貴豐聽習慣),不過感覺是可以靠前端調整的,問題不大
總之我覺得聽起來和傳統Goldmund走向不太一樣,聲音會更暖更帶有音樂性一些
喔不過他也是收放很快的類型,依舊是現代風格
說到前端也是值得一提,就是只用一台Mola Mola Kula搭配DAC模組而已
只用一台插上網路線的綜擴就可以推到這種程度
真的不知道是這台D類綜擴太強,還是這喇叭真的比想像中好推不少
Kula與其說是D類,聽起來更像是200瓦以上的AB類擴大機。難怪Mola Mola的評價那麼好啊~ 確實刷新我的看法
我從古典、J-POP、K-JOP和爵士等全部曲目都試過一輪,還真的沒有聽起來完全不行的曲風
想到之前試聽DAC Mola Mola Tambaqui的感想 (完整DAC試聽心得請點我)
和MSB相比之下這台個性就鮮明多了。首先是他低頻力道和能量感真的很強,同一首歌差不多音量換了這台馬上地板有震動感,此外殘響的細節也是明顯許多。高頻的部分就沒有贏Discrete,不過低頻部分倒是樂勝
解析其實很好,中頻人聲我覺得凝聚力和密度反而差Discrete一點,但是厚度勝,聽起來濃郁有點韻味。音場不會小但是樂器與樂器之間感覺比較擠,舞台的場面感比較小
這台初聽之下真的抓耳很多,很有生動感且線條感比較重。不過這種風格基本上遇到爛錄音的日語流行不意外的直接大暴死就是 (聽起來太吵了)
這次聽完,想一想可能是我錯怪這台DAC了,然後超強的低頻力道和細節可能也來自於Tambaqui的特性?
(Kula的DAC模組和Tambaqui的基板是一模一樣的,只差在沒有獨立機殼,所以加購也超貴)
特別是在聽完店內的大系統之後,我更是這樣覺得
旗艦系統使用的DAC同樣是Mola Mola Tambaqui
聽同樣一曲串流上慕特的卡門,真的會對於錄音裡面居然可以包含了那麼多細節感到訝異
同時感嘆沒想到過去的錄音技術就已經如此的好,對同一首曲子真的會有不同的認識
也許之前聽覺得Tambaqui細節太多,比較擠、音場比較小、背景比較灰,都只是系統不夠強到讓他舒展開來發揮實力而已
那大系統其他部分如何呢? 當然是沒話說的好,整個層次感、前面說的細節表現完全是不同等級
也第一次聽到了希臘Hi-end品牌Pilium Audio的超巨大後級… 乾,這真的不是普通家裡放得下的
只有聽幾曲也沒有對比所以心得不多,簡單來說我覺得就是控制力超強,整個聽起來收放比剛剛聽3號配Mola Mola又更穩更快了
聲音也更細膩。雖然這擴大機外觀看起來是超級猛男,但實際聽起來還蠻柔軟的這樣
我怕我回家又要聽不下去,簡單聽幾曲就離開惹QQ
新增!!!! 終究還是給我聽到Magico了,雖然完全是預算之外的等級XD
Magico M2
要說現代喇叭的設計典範之一,怎麼能不提到Magico?
Magico同樣也是美國公司,特色在於全密閉式設計、自製單體和以金屬/碳纖維材料為主的箱體
對於一般消費者的印象簡單來說就是貴和難推XD
這次會聽到也算是預料之外,畢竟這等級離我的預算實在差太遠了
只是剛好巨富張董(?)想要試聽瑞士Soulution 5系列擴大機才順便聽到M2
說起來也不是近期第一次聽到Magico,前陣子家訪就有聽過Magico V3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那算是比較舊款的中階系列,這次在視聽室而不是音響展聽到旗艦等級的器材,真的是難得的經驗!!!
當然喇叭高級,前端也很高級
先來說一下擴大機
Soulution瑞士精品的大名耳聞已久,以卓越的控制力和精準中性的風格著稱
即使在高級器材中也是以超高的阻尼係數制霸群雄
中階的5系列後即阻尼係數就已經高達10000,以精準聞名的Accuphase大概也就是做到1000而已
當然以上是商業宣傳,實際聽起來如何呢?
說實在就是如同前面我的敘述,卓越的控制力和精準中性
因為是整套系統聽,音色主體我不知道哪邊影響比較大,這邊就單就擴大機的控制力低頻表現來說
低頻飽滿有力、拳拳到肉,速度快如閃電。該收就收沒有一刻猶豫,展現絕對的動態和準確度
那種感覺就像是party開到一半可以馬上暫停不動一片寂靜的感覺
聽鼓詩那種低頻的形體感和鼓皮輕微震動的細節,停止敲擊後的一片漆黑真的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有點像是在無響室聽音樂一般比較沒有那種回腸蕩氣的感覺
畢竟MDF箱體喇叭和低阻尼係數的組合聽習慣了,一下子換成如此極端的無箱音+超高阻尼係數組合還是要有一些時間適應的
在更前端的部分是老朋友dCS Vivaldi APEX DAC全套,之前聽YG也是同樣的前端
數位流的部分則是Taiko Audio的Extreme Server和Extreme Switch
同樣是聽韋瓦第,但聲音的厚度勝過之前聽YG Hailey還帶點暖色,不知道是喇叭還是數位流處理的關係?
當然也有可能是線材啦
此外這次聽了不同的dCS升頻模式,差異真的是很大
DSD有更寬大的音場、分離度、細膩度和滑順感。PCM的聲音比較直接、活生且低頻力道感強上不少
其實不同曲目切對應的模式也是不錯,畢竟由於錄音差異和個人的口味,即使高價的器材有時也無法面面俱到阿~
先簡單介紹一下喇叭
Magico旗艦的M系列和其他系列有一點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只有前面板和上下外框是使用鋁合金
其他的部分包含內部支架都是使用碳纖維製成,所以其實重量比中階的S系列還要輕一點
當然大小也是任君挑選,從中小型的M2到頂天高的M9都有,不管什麼空間都有適合的選擇
最後雖然已經在FB上簡單寫過整套的聽感,但還是寫個完整點的
極高的密度、分離度和控制力,將每個音符都精準地演繹出來,呈現喇叭消失的狀態
畫面清晰、寬大,極佳的的縱深感呈現出完整的3D感。歌手結像大小適中且置中,樂器寬鬆有序的地向外一致排開
層次感和定位真是驚人的好,超強的解析和高頻空氣感也是
以上是聽錄音良好或是現場錄音專輯的感想
爛錄音在如此照妖鏡的系統之下也是缺點畢露,簡直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不過這次聽這套我覺得在中頻厚度和飽滿度比YG更好一些,基本上怎樣不好的錄音也不會有什麼薄聲的問題
包容度可能在更好一點點,只是你聽過好錄音就會覺得真的是有差,不能亂比較這樣
當然前面那麼多好話,有何不足之處呢?
首先是極低頻的部分,我覺得加個超低音會更完整。這可能是因為雙七吋單體的天限,難怪大佬都推薦直上M6 (?)
再來就是喜好和信仰問題了
常常有人說你是在聽音響還是聽音樂?
這套系統絕對是屬於聽音響那一風格的,音響性無敵
但是太強的音響性,我覺得會讓人不自覺得只注意到音響系統的表現,容易在各種地方挑毛病
而不是單純的享受音樂,少了些情感的流動 (?)
當然兩種派別都各有支持者,像是以國外音響YTER來說。Jay’s Audio Lab就是音響性派,而OCD HI-Fi Guy就是音樂性派
然後兩邊互相聽過對方的系統但都表示不喜歡這樣XD
我個人喜好來說應該是中間偏音響性一點。可能喇叭弄的音響性強一點,但是擴大機、DAC和線材多點情感和流暢度吧?
大概是這樣
結論
喇叭能力如何建議還是約一下音響店聽聽看比較實際,只聽音響展表現真的是會誤殺忠良
雖然很想換喇叭,但聽完一輪理性思考之後還是先忍忍,前端還是先照計畫換完吧QQ
我覺得換DAC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向..
最後為何沒有Magico,因為一問之下赫然發現全北區居然沒有任何一間經銷商!? 之後有緣聽到再分享了
(結果直接在代理商那邊聽到了XD)
不夠過癮嗎?
Part 2請見
[心得] 高價喇叭試聽Part 2,Focal Sopra N3 / Focal Scala Utopia Evo / Stenheim 5SE @今韻音響
系列文章 (大概雙周更,最新清單請點這邊)
- [開箱] 駐波剋星,PSI AVAA C214主動式低頻陷阱
- [心得] 音響試聽/家訪 – FB心得總集篇
- [開箱] 與藝術家的邂逅,Crystal Cable Van Gogh梵谷電源線
- [心得] 2024年中退燒,周邊升級總集篇
- [心得] 淺談三條電源線,Albedo Gravity I / CM指揮家1.0 / Live Cable S.P.C.
- [心得] 實力堅強! Fuyuki Cable 密米爾Mimir/ 瑟特爾Surtr電源線試聽
- [開箱] 差不多退燒,Aesthetix Romulus Signature真空管唱盤DAC
- [心得] 玄學系列,Metal-Force 避震貼片 / CMS 0.8腳墊 / Lessloss Firewall 640x / Kojo Crystal Ep & G地盒 / GLABOX Audio地盒
- [心得] 蹭聽仔又來了,30~40萬8台中高階DAC試聽簡單心得
- [心得] 2023 TAA Hi-End音響展簡單小記
- [心得] COS D10 DAC上位挑戰賽: Metronome Le Dac 2, MSB Discrete, Playback Designs MPD-6, Mola Mola Tambaqui
- [心得] 串流筆記 (3),Ediscreation Fiber Box II光隔離, Network Acoustics muon Pro 網路濾波, CMaudio Ultimate網路線
- [心得] 玄學系列,抗噪小物大集合: Furutech NCF Clear Line / Nordost QRT QWAVE / AudioQuest RCA Noise Stopper Caps
- [心得] 串流筆記 (下),Roon core直出 vs 串流機, 新串流協定Diretta, SPEC RMP-UB1
- [心得] 串流筆記 (上),Pachanko Labs Constellation Mini開箱, Roon Core對決
- [心得] 通透、細膩,流暢 – Albedo Monolith單晶銀喇叭線
- [開箱] 玄學系列,入門墊材簡單心得: TiGLON D-Ren Pro, TAOC SUB-HC50R, IsoAcoustics Orea
- [心得] 再次進化的溫潤之聲,REPP Audio Curiosity喇叭線/電源線
- [心得] Lampizator Amber 2 真空管DAC小記
- [心得] USB 隔離/Reclocker大亂鬥: Singxer UIP-1 PRO USB, Ideon 3R Renaissance mk2, SOtM tX-USBultra
- [開箱] Gryphon Essence前級、前後級西裝心得
- [心得] 高價喇叭試聽Part 2,Focal Sopra N3 / Focal Scala Utopia Evo / Stenheim 5SE @今韻音響
- [心得] 新世代高價喇叭試聽,Borresen Z3 / Perlisten S7t / YG Acoustics Vantage / Stenheim 3 / Magico M2
- [心得] 玄學系列,路由器佐線性電源 (FARAD Super 3 + 諾恩DC線)
- [心得] 來自峇厘島的Hi-Fi線材,Vermouth Audio Reference USB線/電源線
- [心得] 夫妻對決,Siltech Classic Legend 880P vs Crystal Cable Reference2 Diamond電源線
- [心得] USB線材系列,Esoteric 8N Reference USB / Transparent USB Digital
- [心得] 音響數位線沒差!? REPP Divinity AES, Curious Cables USB心得
- [開箱] 無堅不摧卻柔情似水,Gryphon Essence後級
- [心得] 線材系列,inakustik NF-2404 vs Nordost Tyr 2 訊號線 / Cardas Clear vs Nordost Tyr 2 USB線
- [開箱] 沉浸在音樂之中,Kimber Kable 8TC喇叭線 (同場比較Ansuz Speakz P2)
- [開箱] Puritan Audio PSM156 與電源處理器心得
- [心得] 高階擴大機試聽Part 2,Constellation Stereo 1.0, Gryphon Essence
- [開箱] Acrolink 7N-A2080 Leggenda XLR訊號線
- [心得] 電源線年末盤點暨Siltech 880P, Zonotone 7NPS-Shupreme 1開箱
- [心得] 高階擴大機試聽,Accuphase P-7500, Octave V80 SE, Pass X350.8, Vitus SIA-030
- [心得] E88CC/6922真空管比較,Sovtek 6922, Genalex E88CC, Telefunken E88CC, Siemens CCa
- [心得] Hi-Fi玄學系列,Puresonic AC-6電源線/Synergistic Research Purple (SR紫)保險絲與比較
- [心得] REL超低音進階攻略: 方向、墊材、線材、線性電源與DC線
- [心得] 2022 TAA Hi-End 音響大展@圓山飯店
- [開箱] 兩聲道超有感升級,REL S/812主動式超低音
- [心得] 器材試聽,古月AUDIO OMG-1真空管綜擴
- [心得] 線材系列,Swisscables Reference電源線, Cardas Clear USB
- [心得] Hi-Fi玄學雜談2,IsoTek EVO3 Gemini排插/Kojo Crystal E地盒/OBIT B-25腳墊
- [心得] 清晰、凝聚且能量十足,Ansuz Mainz A2電源線、Speakz P2喇叭線
- [心得] Hi-Fi玄學雜談,電源降噪/老虎魚Switch旗艦版/Hi-Fi保險絲/IsoAcoustics Orea墊材/Cardas架線器
- [心得] 線材試聽,REPP AUDIO Divinity全套專章
- [心得] 感性對決理性,Shunyata DELTA v2 NR電源線,Ansuz Speakz X2喇叭線試聽與量測
- [心得] 線材沒差(?) 五萬級距喇叭線對決! Crystal Cable Micro Diamond, Swisscables Evolution, Repp Divinity and Akurtek
- [心得] 2022,20~30萬7台中高階DAC試聽之旅
- [開箱] 終於湊齊三大件 – 訊源(2),COS Engineering D10 DAC
- [開箱] 終於湊齊三大件 – 訊源(1),AURALiC Aries G1簡易心得
- [開箱] 古典管初體驗,德律風根 Telefunken E88CC in Aesthetix Mimas心得
- [開箱] ISOAcoustics GAIA I 落地音響抑振腳墊,簡易心得
- [心得] Aesthetix Mimas開箱 / 重新擺位 / 25萬綜擴試聽心得
- [開箱] 法式現代美聲,Focal Sopra N°2
- [心得] 2021兩聲道音響試聽之旅 (系統預算40~50萬)
台北市內湖區佳盈音響就是Magico 喇叭的經銷商。
感謝推薦~~
我認為Magico 喇叭的缺點就是低音單體太多,所謂多支香爐多支鬼,低頻的解析度沒有YG Acoustics喇叭好,期待您的試聽報告。
聽說Magico低頻聽說也很難推出來, 如果器材不夠好的話
感謝推薦,之後有聽到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