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25
前一篇開箱耳道式BGVP DM8才再說ATH BHA100缺貨退掉就算了,結果沒過半年還是買了
只能說想買的東西終究會買,何不一開始就買呢 (?)
其實最近又生火想買耳擴完全又是另一個大坑的關係
前陣子完全沉浸在兩聲道的世界,好不容易經過一個月的試聽之後決定好下訂,但想到新居要到九月左右才會裝潢好音響才能入駐就覺得痛苦不已
沒魚蝦也好,只好來升級耳機系統了,雖然之前就想過要轉兩聲道耳機系統就不要再花錢了QQ
(兩聲道的心得雖然已經發過,不過之後有空再整理個完整版吧)
開箱
會買這台其實算是半盲狙,說真的這價位帶的純耳擴也不多,其他比較有名的廠機基本上都五六萬去了而且都很大台。之前都用一萬左右價位的耳擴,就來看看升級到三萬等級有多少進步吧!
其實箱子比預想中的還要大,簡潔的白色包裝,封面印著AT-BHA100的站姿和坐姿
打開外層後,是簡潔的黑色紙箱。打開後就是機器本體了
電源使用線電,輸入端為八字電源插頭。另外的配件還有塑膠腳墊和塑膠立架兩個
(運氣不錯,之前為了無線喇叭買了條八字頭的電源線剛好可以替換小黑線)
正面三個按鈕,開關、單端/平衡輸入和耳機孔輸出
耳機孔四個,平衡插孔4.4/XLR一組,兩個6.3一組
音量控制兩個,左邊單端右邊平衡,可以分開設定
其實買之前很擔心深度太長桌面放不下,不過勉強可以。但這深度的確和他的寬高不成比例就是
立起來放也可以,不過我覺得附贈的塑膠腳架頗廉價沒有什麼穩固感,小心不要放桌面邊緣怕掉落
後面的部分相當簡單,各一組的平衡和單端輸入還有一組前級輸出,外加一個GAIN control (我都直接切High)
這台為晶管混合機,四支真空管,四組獨立線路全平衡設計。在機器側面和上面都可以看到真空管發光映射紅色基板的紅色光芒,相當帥氣
因為桌面空間不放,只好直接把DAC疊在BHA100上面。但是試過之後這樣真的太燙,只好把立板腳架放在兩台機器中間當作墊材使用 (?) 效果意外的不錯,溫度在微涼的5月初手伸到縫隙之中大概就是溫溫的而已,不過現在夏天就不管怎麼放都很燙就是= =
聽感心得
耳機: Beyerdynamic T1 2nd + 原廠平衡線
訊源: 電腦(CD轉FLAC, KKBOX Hi Fi) → benovo鐵殼2.0 → SUPRA USB → Gustard A18
音樂: 日華語流行
電源線: 千元等級隨便買的
舊器材: SMSL SP200 (XLR)
以下都和SP200比較
第一印象是低頻的包圍感變強了。若用兩聲道來說就是有種同品牌小落地升級中落地的感覺。低頻量感不是說單純變多,而是為乾薄的人聲添增了厚度,也讓樂器的殘響和泛音變得更為明顯自然、空氣感也更明顯一些。不過要說下潛的力度,其實SP200還是更強一些。BHA100沒那麼強,但是Q彈感和細緻度好一些
第二整體的層次和分離度明顯的提升。其實聽簡單伴奏或是無伴奏的音樂時,因為SP200人聲比較前面一點且聽起來更黑所以更抓耳。但是在多樂器的流行樂副歌SP200很容易炸,聽起來非常平面。舉例來說:
- LiSA, 紅蓮華 – From THE FIRST TAKE副歌
BHA100可以輕易地聽出整個鋼琴每個的音旋律與力度,與人聲層別開來同步進行不會互相干擾
SP200在一些鋼琴比較小聲或是平淡的部分很容易被人聲蓋過消失,感覺一段一段的 - Aimer, I beg you副歌 (雖然這首本來就響度拉滿錄音平面)
在所有樂器一次噴出的部分,SP200背景的提琴聲音基本被人聲、電吉他和Bass蓋到消失不見。但是BHA100可以明顯聽到提琴聲音從後方傳來,某方面來說也讓細節變得更為明顯
在音場方面其實意外的沒有變大,甚至有時候覺得比SP200還小,不過我覺得還可以接受。定位方面BHA100自然感強一點,聽起來聲音比較像是外面傳來的聲音,比較沒有耳罩感
- Eagles, Hotel California (Hell Freezes Over)
伴奏的部份右邊傳來的吉他聲,在搖的那個沙鈴 (應該是這名子吧)就比較有外界傳進來的感覺 (不過只是相對比較,不能和喇叭相比)
另外動態方面我覺得提升蠻明顯,某方面也和BHA100表現出的中高音比較亮有關係
要說的話明顯的感覺就是前面的部份感覺音量差不多,但是在人聲副歌高昂處,一個換氣或是停頓,從小聲到大聲轉換非常快且輕鬆。有種雲霄飛車最高點停止之後馬上加速衝下去的感覺,整體聽起來比較能感受的音樂的情緒起伏、更有感染力和張力。SP200反而是在歌曲高昂之處有種上不去、平面的感覺,讓人有點出戲並產生想升級器材的慾望 (?)
中高音比較亮的部份其實在樂器上也蠻明顯的,像是吉他、小提琴等高音明顯感受不同。不過同時最嚴重的缺點也和這有關,就是齒音很嚴重阿!!
說實在不知道為何,張惠妹、yama甚至連Eagles (明明是大叔)都有明顯齒音。雖然絕大部分的歌手沒有,但是遇到幾個就很煩,刺到無法專心聆聽。其實SP200也有一點,不過就沒有明顯到干擾聆聽體驗就是
(不過回去聽以前覺得刺的歌像是酸欠少女 さユり/それは小さな光のような,乾反而沒有齒音了這是什麼巫術)
其實我不知道齒音這點到底是耳擴、DAC還是耳機的鍋,總之購買前要注意一下就是
結語
雖然沒有和其他同價位的機種比較,不過我覺得基本上樂勝號稱和THX AAA 789差不同等級的SMSL SP200,應該可以說是物有所值? 然後這台裡面雖然有真空管,但是走向和管擴一點關係都沒有,一點都沒有暖、暗、厚的感覺,連溫度都像晶體機
(對了,我自己試過T1 2nd搭配high gain+XLR線比較好聽,聲音有比較出來的感覺)
然後下一次不會又改成要換DAC了吧? 也許還是拜耳就是爛先把T1 2nd換掉比較實在XD
延伸閱讀:
Pingback: [開箱] 終於湊齊三大件 – 訊源(2),COS Engineering D10 DAC • 鍵盤美食家週記
Pingback: [開箱] 終於湊齊三大件 - 訊源(1),AURALiC Aries G1簡易心得 • 鍵盤美食家週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