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一個人的旅行,2018夏北京Beijing(九) 中國園林之最,頤和園

頤和園
頤和園印象

2018/6/30

沒想到居然已經拖了快四個月還沒寫完北京之旅… 中間跑去東京一趟外加事務繁多阿… 當時的細節都快忘光了說QQ 總之四天的北京之旅終於來到了第九篇 – 頤和園

是說明明才去四天怎麼會有那麼多照片要修和遊記要寫啊~~~ 我當初真的不應該每個景點拆小篇寫的,實在太多了…

(原本想要在去東京之前就把北京系列完結,但是我錯了,現在堆積的照片和文章已經突破天際啦!)


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   from Wiki

其實我原本想要在一個早上安排頤和園圓明園的,但這趟實際走下來發現實在不太可能。因為光是把頤和園最精華的部分逛完就花了我四個小時,比故宮的三小時還要長,就可以知道這地方有多喪心病狂了。當然更大的圓明園(其實包含三個園在一起)更是不用說

路線規劃

老樣子先講一下開放時間票價路線

和北京大部分的景點一樣,有分為淡季旺季,時間分別如下圖。值得比較一提的是這邊也是有所謂的額外付費景區”園中園“,分別為文昌院德和園佛香閣蘇州街。我記得門口好像只能一次購買聯票,價格和故宮門票相同是60人民幣。雖然對於純看風景來說只有佛香閣比較值得一看,不過為了獲得完整的體驗還是建議購買聯票囉

開放時間
懶的手打了XD

在路線部分,也因為頤和園很大所以出入口也多,一共有六個。我是參考網路上的建議由北宮門進入,也是搭地鐵最方便到達的門口。但實際走過之後我覺得可以簡單分為三種走法

  1. 北宮門入,新建宮門出: 我這次的走法,由於其實北宮門其實算是頤和園的後門,所以是一個後往前看的概念。首先是蘇州街、宗教色彩濃厚的萬壽山後山開始看到前山,經過正門東宮門附近的各式宮殿然後沿著西堤走到南湖島/十七孔橋,一覽整個昆明湖和萬壽山
  2. 新建宮門入,北宮門出: 其實就是第一種走法的相反版,我個人覺得其實這樣走起來比較有循序漸進的感覺。而且由北宮門出去不管是吃飯還是交通上都比較方便,因為我從新建宮門出去啥都沒有,還是打車去恭王府
  3. 東宮門進,北宮門出: 簡單來說就是少逛東堤的部分,大概可以省個半小時和一大段路程,但是精華的建築群還是都看的到,還可以看到正門口長什麼樣子。唯一的缺點就是看不到十七孔橋和我封面照的昆明湖與萬壽山上的佛香閣一景

其實頤和園最精華的地區都集中在昆明湖的東側和北側了,西側和南側相較之下就是比較純粹的園林山水,這次時間和體力有限就沒有參觀了

(其實前後山比較遠的景點我也沒去,只有走主要路線。另外東堤也只有走到十七孔橋,突然意志力喪失放棄去一步之遙的南湖島,明明大概只差10分鐘不到的路程)

頤和園地圖
頤和園地圖

另外提醒夏天來這邊要多帶一些水,因為這邊除了滿滿的走路以外還有小爬山路程阿… (園內有賣但是一樣是個貴)

接著就從北宮門開始吧! 其實來之前沒有特別去查哪邊是正門,還想說頤和園的入口和其他皇家建築比起來似乎有些遜色,後來才知道這邊只是後門而已

頤和園 北宮門
北宮門

頤和園原名為清漪園,乾隆年間以治水之名挖池造山,花費了超級大量的金錢才完成。但其實實際的原因是為慶祝崇慶皇太后的六十大壽所蓋的生日禮物,外加當作自己退休之後的休憩之所 (乾隆真的蓋很多東西)

不過在清代晚期國力漸衰,這邊逐漸荒廢,而且還被英法聯軍燒了大半。後來在光緒年間為了給慈禧太后退休後休養,才動用海軍衙門的經費工程挪款重建清漪園並改名為頤和園。後來又被八國聯軍破壞了一次,不過至少還可以修復,不像圓明園已成一座廢墟

(以前對頤和園的印象大概就是歷史課本上那段: 拿海軍經費去慶祝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重建頤和園,結果甲午戰爭被日本打爆)

頤和園

這邊和故宮博物院有著同系列的導覽器,走到哪講到哪。不過內容豐富程度就有差了,只有中文版本的一般講解

頤和園 導覽器
地圖真的很實用

從北宮門進來的第一個景點是需要園中園之一的”蘇州街“,簡單來說就是乾隆下江南之後對江南風景非常喜愛,所以回京之後比照蘇州七里山塘自己在頤和園蓋了一座江南風情的小街

但天真如我還以為我會逛完整個頤和園之後沿著原路回到北宮門,所以想說回程再看就好。然後就沒有了…買了聯票少看一個景點阿….

頤和園 蘇州街
東方威尼斯

頤和園是清朝,乃至中國帝制社會史上最後修建的一座超大型皇家園囿。此外,頤和園還是自漢武帝建章宮首創「一池三山」模式以來,最後一座、以及僅存的一座保留著這種模式的宮苑。

此外,由於規劃於清朝的鼎盛時期,這段時期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因此頤和園積澱深厚的中國園林文化傳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集大成者。凡舉中國造園藝術中的山水規劃借景驀擬對景等手段,都在頤和園中得到體現,其氣魄之壯麗甚至超過平地起造的圓明園和山地構築的靜宜園  from Wiki

萬壽山 – 後山

這趟頤和園之旅如同前面規劃所述,就是看萬壽山東堤的部分。其實精華大多集中在萬壽山前山,是當年的主要生活區域。後山,或者說萬壽山上就是以宗教活動為主。在開始上山之前,會經過一個小廣場稱之為松堂,可以先在這邊儲備一下食物和水XD

穿過松堂後會看見後山最主要的建築主體,四大部洲。一開始滿族皇室的主要信仰為薩滿教,而在中期之後因為與蒙古親近的關係而改為喇嘛教,也就是藏傳佛教,所以在各式皇家宮殿和園林之中少不了的就是藏傳佛寺

四大部洲這特別的名子就是佛教中特別的名詞,是佛教中認為的在須彌山周圍鹹海中的四大洲,分別為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盧洲

頤和園 四大部洲
其實這是應該算是背面?

頤和園四大部洲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   From Wiki

說真的由於我是從後面開始逛,所以導覽器在講解的時候我實在無法和整個建築部分去做對應。而這邊由於是一層一層往上蓋,所以倒是個可以近距離欣賞屋頂上藝術的好機會

頤和園 四大部洲
騎鶴仙人!

而這邊最特別的是大概一半的部分是由石頭推砌而起的假山所構成,而各個塔樓穿插其中。還有些是埋在假山之中,不過我記得都沒有開放就是

頤和園 四大部洲
一個小爬山行程
頤和園 四大部洲
這邊有種獨特的清幽景色
頤和園 四大部洲
當然各式佛塔也是有的

而在越過四大部洲到達萬壽山山頂後會看到一棟外牆精美的建築,智慧海,這名詞也是出自於佛教經典,代表智慧如海

外牆大量使用五色琉璃瓦製成,上面還有鑲嵌1000多尊琉璃佛像作為裝飾,鮮明而華麗。這邊其實是一座佛殿,裡面放了一尊直達屋頂高度的無量壽佛,不過我記得裡面好像不能拍照

頤和園 智慧海
這邊應該算是外牆華麗之最

萬壽山 – 前山

越過智慧海穿過一道蜿蜒的紅牆,便可以看到頤和園最重要的景點之一的佛香閣

頤和園 佛香閣
頤和園最大建築,佛香閣

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   From Wiki

身為頤和園之中最大的建築,佛香閣的故事也是最多最有趣的。萬壽山前身稱之為瓮山,傳說之中是元代忽必烈正宮皇后的墓地。聽說當年乾隆在修建萬壽山之時挖到了該墓穴,想要敲開一探裡面的祕寶,結果敲開第一快石頭後就看見背面寫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嚇得乾隆皇趕快把石頭裝回去,之後把九層佛塔的頂端改成佛閣、化解怨氣,這就是佛香閣

不過原本的佛香閣後來在英法聯軍的時候燒毀,現在的建築是後來光緒年間慈禧太后拿海軍經費所重建。而在文革時期這邊也險些遭到破壞,是因為管理處在這邊上掛上大大的毛澤東像才免於難

頤和園 佛香閣
佛香閣上看智慧海

而供奉在佛香閣中的佛像也有一段故事,原本的佛像早在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之時被盜走。當年在佛香閣修復完成準備重新開放之前一直苦無找不到適合的佛像放在裡面,直到管理處打聽到在北京的一個寺廟而改建的國小裡還保有一尊明代觀世音菩薩像。此佛像因為文革期間教師把其藏在教室牆壁隔間內而免於難,丈量了尺寸之後發現大小剛好,在開幕前才用直升機載到佛香閣安置

而更神奇的是,該佛像原本的頭已經被砍走,原本就只打算放尊無頭佛像在裡面。此時剛好有員工想到之前曾經在昆明湖有打撈過佛頭還存放在倉庫之中,沒想到裝上去卻意外地合適,看起來就猶如一尊完整的佛像一般

(其實紫禁城內的傢俱清代原物也都被盜得差不多了,現有展品也大多是當年在倉庫之中的明代遺物或是備品修復)

頤和園 佛香閣
看起來真的無違和

而看完莊嚴的佛像之後,一轉身又是另一片風景

頤和園 佛香閣

佛香閣是頤和園的制高點,一眼就可以眺望整個昆明湖景區以及佛香閣下面的排雲門排雲殿。其實左半邊的宮殿生活區還拍不到,看看這畫面就知道頤和園有多大,真的是一眼望不完阿!

頤和園 全景
昆明湖全景

在制高點後是沿著佛塔而下的長長階梯。而這邊的階梯也是有特別經過設計,記得講解說這階梯剛好有一百階,代表長壽百歲的意思,也符合當年原本是要蓋延壽塔的意義

頤和園
各處都是細節,另外這個是扶手

下了佛塔就是頤和園的主殿排雲殿。在乾隆時期是大報恩延壽寺,後來光緒年間重修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

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   From Wiki

基本上這邊就是頤和園之中的太和殿,雖然大小不能和紫禁城內的宮殿相比,但是精細程度卻一點也不少。其實在光緒年間頤和園基本上就完全是慈禧太后個人的紫禁城了,應有盡有

頤和園 排雲殿
都看不到裡面阿~

身為最高等級的建築,前面有放龍鳳也是很合理的。但現在北京景區為了防止遊客破壞真的是設下層層保護,這網子弄得好像在抓螃蟹一樣

和紫禁城內的中軸線建築一樣,旁邊都有很多精美的銅缸(消防用),上面還印著光緒年製

頤和園
不知道是否為真品?

這邊最特別的是因為排雲殿和佛香閣都在萬壽山的中軸線上,但是因為高度差異所以可見兩座建築物相疊的樣子,產生獨特的景色

頤和園 排雲殿
一層一層往上蓋

由於是由後門而入,所以其實看的順序是倒過來的,先看過排雲殿之後才看到正門排雲門。門口的銅獅雖然小上不少,但是神情和樣貌基本上和太和門前的那一對銅獅相似

頤和園 排雲門
可以參考故宮遊記比對XD

最後終於到達了昆明湖畔,會見到中軸線的起點,雲輝玉宇牌樓(中軸線為雲輝玉宇牌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和智慧海)

雲輝玉宇牌樓,緊鄰昆明湖,是萬壽山前山中央建築群主軸線的起點。”雲輝玉宇“牌樓表示這裏的宮殿是彩雲與華麗建築相輝映的世界。牌樓的南面匾額上寫著”星拱瑤樞“,它告訴人們,這裏就是”眾星拱衛的神仙之地”。   From 百度

簡單來說就是自比神仙啦,其實排雲的意思也是差不多,代表神仙排雲出的意思

頤和園 雲輝玉宇
是建築群的起點,我的萬壽山終點

而在牌樓外兩側各放了六塊奇特的太湖石,稱之為十二生肖石。兩邊六塊共十二塊,每一個石頭代表一種生肖。但你看的出來這是什麼生肖嗎? 這真的要發揮”很多“想像力

頤和園 生肖石
聽了講解也看不出來

而在兩側便可以看到頤和園之中另一個特別值得一看的點,長廊

長廊是中國北京頤和園內的一處廊。它初建於18世紀中期,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超過14,000幅彩繪,被金氏世界紀錄評為世界上最長的木廊   From Wiki

這長廊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前山區域的橫軸線。其實頤和園那麼大,散步的時候總是要有個遮陽避雪的地方,會蓋一個那麼長的走道其實也是挺合理的

頤和園 長廊
長廊內人真的爆多,這是難得的空景

走廊長沒有什麼特別的,特別的是這走廊上每一根梁柱上面都有蘇式彩畫!! 而且每一幅彩繪內容都不相同,源於各種民間故事像是二十四孝或是西遊記、紅樓夢之類,當然也是有些一般的花朵和山水畫,共計萬餘幅相當驚人

除此之外以排雲門為中心,左右各有兩座較為大型的八角亭分別代表著春夏秋冬,稱之為留佳寄瀾秋水清遙。而亭內還各有大型的彩繪畫兩幅,我覺得是頤和園內最有特色的景點之一

頤和園 長廊
趙子龍大戰長坂坡

經過時間的摧殘,即使修復後還是相當斑駁,但是卻得以一窺當時皇家等級的匠心之作

頤和園 長廊
張飛夜戰馬超

以排雲門為中心向左,在長廊上可以看到聽鸝館飯莊,目前還是餐廳,主打宮廷料理滿漢全席。而這邊在改為餐廳之前原本是慈禧太后聽曲的地方,名字因此而來

(不過網路上評價似乎普通就是,然後看照片裡面的服務生居然是穿清朝風格服飾,頗有特色)

頤和園 聽鸝館飯莊

向左走到盡頭處的碼頭可以看見一艘石頭做成的船,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頤和園石舫,清晏舫了。在許多中式園林之中都有這種假船作為裝飾,當然華麗程度當然是頤和園內的最為高級。而其緣由也頗有趣,不過在清朝滅亡之後石舫倒是成為最好的消遣

中國古代君與民的關係常用舟與水的關係來比喻。但民間流傳皇帝不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為了象徵國家(船)不會因人民(水)覆亡而下令興建永不沉沒的石船。

乾隆皇帝就頤和園內的石舫有一首《詠石舫》詩:”雪棹煙篷何礙凍,春風秋月不驚濤。載舟昔喻有深慎,磐石因思永奠安。”,用不沉的石舫象徵國家政治安定,寄望統治穩固。   From Wiki

頤和園 石舫
其實這就是古代的遊艇趴(?)

排雲門向右而行則是可以看到一大片的蓮池、各式造景和建築物。夏天的蓮池一片綠真是生機盎然阿!

在長廊右側的盡頭,便是當年的寢宮生活區,慈禧太后在頤和園的住所樂壽堂是這區的中心建築

樂壽堂初建於乾隆十五年,是乾隆皇帝在他母親孝聖憲皇后60歲生日時為慶祝所建的。後來為英法聯軍燒毀,一直到1887年再度重建。慈禧太后當政後期,許多重大決策都是在這裡作出。   From Wiki

和宮殿外常放的龍鳳不同,這邊改放銅鹿,頗有”樂壽“之感

我記得裡面還有擺兩個大銅盆。在過去沒有冷氣,裡面放入大冰塊後再由人工扇風製造冷氣這樣。此外講解也說到因為在湖邊,夏天時蚊蟲相當多。當年還找到全國最好的織匠弄出一張透風但是又細密到蚊蟲無法進入的頂級蚊帳用於樂壽堂,可惜已不復見

頤和園 樂壽堂
這邊的鬧鬼傳聞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在堂前會看到一塊大得驚人的奇石,稱之為”青芝岫“。這塊石頭又稱之為敗家石(敗家這詞真的是很久遠),據說是明代愛石成痴的米萬鍾發現,但是在搬回家的路上就因為搬運而散盡家財,故因此而稱之

之後這塊巨石就一直這樣放在路邊,直到乾隆皇帝路過時看到覺得驚為天人決定把它搬到清漪園。當時宰相劉羅鍋還奉承的說一下是米家請不回這塊只配皇家使用的巨石,因此這石頭才會在這路邊等待乾隆皇帝的到來

頤和園 敗家石
敗家石

在樂壽堂南方還有個小小的碼頭,這邊是全中國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而慈禧也是使用電燈的第一人。雖然電燈在當年是猶如魔法一般的存在,但是在夏夜蓮池旁一開燈就會吸引大量的飛蟲,相當可怕

頤和園 電燈
洋人的東西

在樂壽堂東跨院後半部是永壽齋,是電影中惡名昭彰的太監總管李蓮英在頤和園內的住所

頤和園 永壽堂

在樂壽堂區域的東邊是頤和園的戲樓-德和園,這邊是需要額外收費的園中園之一

頤和園 德和園

其實德和園不大,基本上就是扮戲樓大戲台這兩棟主要建築而已。目前扮戲樓是作為特展區使用,這次剛好是俄國皇室特展,夏宮的約會。不得不說俄國沙皇時期的工藝和技術力真的相當厲害阿,各種精美

而在後面就是大戲台了。戲台和觀眾席(看戲廊)距離相當近,我覺得除了慈禧太后的主位,連光緒皇帝在旁邊的位置都不算好,更別說是兩側的王公貴族了,根本只能看演員的側面吧!

頤和園 德和園
側面觀眾席

頤和園的大戲台因為慈禧太后愛聽戲,自然也是奢華到不行,和故宮的暢音閣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清音閣被稱之為三大戲樓。而頤和園的戲台是其中最大最氣派的,連用25mm的廣角都塞不太下啊

不知不覺已經一路從北宮門走到東宮門了,真的很遠XD 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首先穿過入口和影壁之後的首要建築就是頤和園內的正式辦公處,仁壽殿(這邊在乾隆時期稱之為勤政殿,意味者在遊園之餘不忘勤政)

這邊是光緒期間百日維新的主要發生地點,而變法失敗之後光緒皇帝更是被幽禁在仁壽殿後面的玉瀾堂之中。兩者之間的連通道還被磚牆封死至今未拆,最後光緒皇帝抑鬱而終(或一說是被毒殺)

光緒皇帝曾在此殿召見改良派領袖康有為,任命他為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上行走,准其專摺奏事,從而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From 百度

東提

玉瀾堂後靠近湖畔的地方有著小涼亭稱作知春亭。小歸小但是景色一流,個人覺得是對於昆明湖和前山區域夏季風光最具代表性的景色!

(其實我當時找不到玉瀾堂的入口在哪,所以我是直接穿過仁壽殿來到這邊)

知春亭位於玉瀾堂以南昆明湖東岸的島上,重檐四角攢尖頂,四面臨水。亭畔山石桃柳點綴,每當湖水解凍,知春亭總是向人們報以春意。每年昆明湖解凍,多由此始。   From Wiki

頤和園 知春亭
夏天的知春亭

穿過了頤和園中的城門關口文昌閣後的是文昌院,也是四個園中園之中的最後一個

文昌閣得名於文運昌盛,是一座城關式的建築。清漪園時期,文昌閣為其東南門,上有三層高閣,重建頤和園時改為兩層建築。清漪園時期,文昌閣城關是從東、南方向入園的一座重要城門。城關上原是三層閣,光緒年間改建成兩層閣。文昌閣旁有新建的文昌院,展出頤和園文物。   From Wiki

頤和園 文昌院
這邊真的相對冷清

這邊其實就像是故宮的珍寶館,主要是展出過去清代所留下來的文物,但主要都和晚清時期為主

頤和園 文昌院

裡面文物眾多,很多近代化的東西,像是電話郵輪模型還有鋼琴等等洋人的東西(大多都是祝壽進貢的物品)

比較特別的是還有晚清時期的宮廷用品,像是無敵精美的盤子和光緒大婚時所使用的器具,和故宮的展品稍微有些不同

最後放張真實後宮照給大家看看(?) 雖然說當時說晚清其實後宮都很歪是因為慈禧專找歪妹近來當宮女皇后,但是我想根本是過去審美觀和現在不同吧! 光是那個臉白的和藝伎一般的妝容基本上就不行了,宮鬥劇的俊男美女CP還是看看就好XD

頤和園 文昌院
背景應該是排雲殿?

這篇長到不行的文章終於來到尾聲,我當時差不多腿也要斷了。離開了主要生活區後面的部分都是東堤上的景觀了,其中一大看點莫過於十七孔橋

這橋真的很美,而且可以說是古代工程智慧的結晶。在冬至的時候太陽照射角度降低,夕陽時的金光剛好會穿過那十七的孔照射到湖面之上,產生”霞光穿洞“的奇特景觀,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眼看到啊… 照片真的超美

(真的很驚人,建議可以上網查一下)

頤和園
應該是頤和園橋之中的代表

頤和園和故宮一樣有很多特別活動,黃色小鴨在昆明湖!

頤和園

在接近十七孔橋旁有一條特別的銅牛,我原本還以為是和牛郎織女之類的故事有關,但實際上似乎不是。背上刻有”金牛銘“,不過那個字體有點難懂就是XD

頤和園
應該也是乾隆時期的?

最後終於來到我這趟旅程的終點,十七孔橋。它所連接的南湖島我就沒過去了,因為當時已經熱到快死了,而且這條橋真的好長啊~

也因為這條橋很長,所以上面居然有544隻石獅。不過這種獅子和放門口的那種的風格不同,是另一番感覺

十七孔橋兼有蘇州寶帶橋與北京盧溝橋的特點,橋上雕有神態不同的石獅共544隻,各石獅威猛兇武,形象生動。橋長150米,寬8米,呈拱形,有十七個不同大小橋洞   From Wiki

頤和園

最後用頤和園的招牌景色,昆明湖與萬壽山做結尾吧! 其實比起前三天當天空氣品質不是很好,明明平日都是大藍天,不知道為何反而在假日霧茫了起來,拍起來顏色有點怪怪的

頤和園

這篇真的是長到喪心病狂,其實應該和故宮一樣分成兩篇的,但這樣真的沒完沒了。總之剩下最後一篇恭王府與尾聲了,真是寫了一季阿…

完整相簿: https://flic.kr/s/aHsmrrksWm

一個人的旅遊,2018夏北京Beijing

發表迴響